巷仔口社會學

什麼是社會學?社會學的其實範圍非常廣泛,從最小的人際關係互動,大到社會變遷,甚至與政治、經濟或是個人的心理因素皆有關係,簡而言之,所謂在巷口聚集的三姑六婆自成一種群體,是一種小型社會結構,每日探討的菜價波動、鄰里間八卦就是社會科學的一種態樣。

但是社會學又相對於個人主義,以菜價波動為例,社會學不只是想到個人荷包變薄的問題,更會想到整個蔬果供應鏈的源頭,農業工作者的衝擊是否與市場價值相對等,或更甚者是因為天災人禍的關係,而自己在這供應鏈中式處於什麼角色,又能做些什麼事情,也許自己的一個行為會有著蝴蝶效應的影響。

社會學是一種思考的窗口,學者彼得L.貝加(Peter L. Berger指出了「社會學的意識中是存在著一種揭穿真相、破解謎思(debunking)的動機」。關注著事務層面不儘儘是事件的表層,更以質疑、反向的思考模式尋求未盡的事實現象,這也是促進人類社會可以不斷進步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關注著性別的議題,所以我們爭取弱勢族群的生存權益,所以我們在乎邊緣社會的面對的危機,只希望藉由平等與尊重的理念,而讓我們的社會環境能夠突破困境,更加美好。

巷仔口社會學是由許多具有社會學專業學者的文章集結而成,針對政治類型、性別類型、階層類型等態樣分類,對於社會上某種現象進行思考與書寫,你可以贊同他們,也可以反對,這就是社會學的特色,尋求不只一種答案,是更適合這個社會的方式。

以性別議題為例,出生嬰兒的姓氏自西元2007年5月起不再強制從父姓,這是對父權社會下的一大突破,不再拘泥於性別意識或是傳宗接代,男女之間都是平等的,夫妻之間可以對於新生兒的姓氏做溝通協調,而到西元2010年更修法成年子女不需父母書面同意,可自主決定姓氏,只是從2007年至2013年從母姓的比例約1.55%,並不算高,多半原因還是家中長輩不能接受,還有根深柢固的傳統思維,造成孩子在家是從母姓,回到阿公阿嬤變為父姓,甚至孩子為複姓,第一字為母姓,名字第一字為父姓,如書中舉出的(母姓)(父姓),在人家詢問孩子的名字時說出洪敦,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詢問。但無論孩子是從父姓或是母姓,都改變不了是父母的心愛的孩子的事實,民法姓氏的訂定的修正開啟了性別尊重之窗,雖然到達真正性別平權還有一段距離,我們仍須為此主題努力與協調,期待未來的發展。

書中還有一主題是分類在勞碌人生當中,不過也是另一種性別議題「平平都是人,女人就是賺得比較少」,文中更以圖表指出近年來台灣男女收入的差距,即使相同的學歷,甚至是相同的工作內容,女性的起薪硬是低了男性一截,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工作的報酬看的不只是實力、態度或是生產力,性別意識也成了老闆起薪的考量,但這是公平的嗎?所有的員工都付出相同的時間精力成就這份工作,難道差在不是男性的身體就不能爭取相同甚至更好的薪資報酬嗎?不只台灣,在眾所矚目的好萊塢也有類似事情發生,在西元2015年珍妮佛勞倫斯就曾經投書媒體指好萊塢對於女明星的電影報酬通常都比其他男明星低,如他所主演索尼電影公司的「瞞天大佈局」中,女演員的電影收益約7%,而同劇男演員則為9%,這差異非用演出的工時計算,也不在於明星的名氣,女星比男星低工資是好萊塢普遍的現象,縱使是奧斯卡常勝軍梅莉史翠普也是領著比其他男明星較低的酬勞,甚至有女明星說當爭取自己應有的酬勞,反而被其他人稱說是難搞的藝人,甚至因為談不攏片酬而遭導演換角,這是多麼不公平的待遇,珍妮佛勞倫斯指出這是好萊塢的性別歧視,此舉投書也引發了其他藝人支持,許多藝人呼籲應該落實兩性平等工資,而不該因為性別的刻板印象而有同工不同酬的差別待遇,對於在工作上遭受不平等的性別歧視,都該勇於投訴,爭取自身應有的權益。

很多人說不喜歡政治,不參與政治,對於政黨政策都抱持著忽視的態度,卻擺脫不了政治其實也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政治與社會學的關係,在書中第一章節馬上提出大家記憶猶新的318學運,也是衛道人士所詬病的「社會學者都在搞社會運動吧」,但是318學運究竟在反對什麼?在爭取什麼?而能在短短幾個小時內集結數以千計的學生,如果真如政治冷漠者說道是學生生活太閒、太無聊,政府之後退讓不就顯得可笑,這個世代最不缺乏的就是冷漠,學生所衝撞的就是冷漠、現實利益的體制,在318學運中,抗爭的就是「黑箱」「服貿」,代議士雖是由多數人民選擇出來,但不代表可以一意孤行,任性蠻橫忽略程序規則通過自己想要的法案,這是第一個要反的「黑箱」,而第二個反的「服貿」,不同立場的人各有堅持,希望通過法案的人以整體經濟為考量,反對的人則是希望法案能有更好的配套搓施照顧弱勢族群,一切都還需要協商,不宜過快,所以在3月17日立法院以30秒的速度快速通過「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充滿理想與熱血的學生在資訊網路發達之下自發性快速集結,為的是抗議政府的妄自尊大,歷經23天來自全台各地的聲援者支持下,與政府達到協商共識後退出國會議場,是台灣的一個里程碑,也是近代社會改革的典範。

從台灣的學生運動,也可以看看香港人的政治意識,在97年香港回歸中國之前,自由開放與法治獨立讓香港社會有亮眼的經濟發展及社會自由,但在回歸中國後,產業失衡,人民對國家身分認同感薄弱,近年來香港人強力要求抵制大陸人民赴港,甚至稱大陸遊客為蝗蟲,大陸遊客的大舉入侵也許為香港帶來了現金,但卻使日常用品供需失衡,反而炒高當地物價,掠奪當地資源,侵占香港當地人的權益,導致香港人對中國大陸的好感度從西元2007年的38.8%到2013年26.6%(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民意網站),而以政治方面來看,2014年12月發生了香港的雨傘革命,他們的訴求是爭取行政長官選舉的公民提名權,撤回行政長官選舉及立法會選舉框架和候選人提名方案,和廢除立法會功能組別等等,落實真普選,香港地區與中國政府的衝突,希望達到真正還權於民,並以台灣的318學運為參考,希望能達到與政府協商的光榮退場,時至今日,香港人仍在與中國交流、抗爭並審視自我認同的內涵,也是台灣人民觀察的方向。

勞碌的台灣社會,為了掙一口飯吃終日汲汲營營,卻也還是擺脫不了台灣低工資的命運,22K的議題已經是老掉牙的議題,卻遲遲無法找到解決的出路,資本主義的的雇主東省西省,連最重要的人力資源也要節省,然而只出得起香蕉的公司,那也只請得到猴子,更有甚者,台灣資方常常凌駕於專業之上,比如創意設計產業,最後的呈現作品永遠是老闆喜歡的樣子,而非創意設計者的原意,導致有志人才在台灣尋不到理想出路,只好向外尋求發展,當國外有極佳的福利工資、尊重有才能員工等因素吸引著有志者參加,在台灣內部推力及國外福利的拉力之下,造成人力逐漸向外遷移,我們該反省台灣並非沒有人才,而是為何留不住人才?麵包大師吳寶春早已享譽國際,在2013年申請台灣的EMBA卻不得其門而入,只能轉往新加坡攻讀國立大學,台灣的制度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竟留不住吳寶春在台灣求學,讓人才在自己的家鄉碰釘子,台灣是否該放寬狹小的視野,展望國際,而不是失去人才後才怪自己不懂珍惜。無論是勞資雇傭關係,或是研究學習的機會,還是必須政策與產業體制突破傳統規範與思維,努力讓人才留下,進而發展吸引他國人才進駐,才是未來領域應走的方向。

社會學的議題百百種,影響的層面可大可小,唯有用心關心,剖開事物表象後的千絲萬縷,才能發現糾結的根源,也許解決了眼前的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另一種困境,但越是複雜的社會環境,更應該多層面向的去關心、理解,而不要只站在本位主義上看事情,也不應該僅冷眼看待,如同德國宗教領袖馬丁.尼莫拉所寫下「沉默的代價」,期望我們都不該是受害者,亦不是間接加害者。

沉默的代價:

「起初他們(德國納粹黨)追殺共產主義者,

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

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我繼續不說話;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

因為我不是天主教徒,我還是不說話;

 

最後,他們奔向我來,

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rose198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